当然可以!我会保持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思不变,但会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细节,使内容更生动。以下是改写版本:
---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正式爆发。除了最先参战的第19路军,还有一支重要的增援部队——第5军——紧急驰援上海战场。
淞沪抗战开始后,第19路军的官兵们在激烈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英勇和坚韧,令日军未能如愿取得明显的战果。面对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军不断增派兵力,试图在上海取得战略优势,扩大其军事压力。
战争持续至2月13日,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在获悉敌军兵力持续增加的紧急情报后,立即向军政部何应钦发出电报,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虽然我心存和议,但敌寇毫无诚意。为国家存续、民族尊严,唯有坚决一战。恳请派遣飞机排除万难,迅速抵达前线参与战斗,同时设法尽快调来一至二师增援。”
展开剩余69%次日,即2月14日,军政部依据蒋介石的指令,发布命令决定,将京杭线上的第87师、第88师等部队整编为第5军,并任命张治中为军长,使其正式加入第19路军的作战序列,统一指挥作战。
在之前的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第19路军三个师的师长情况,这次我们将继续介绍此次增援淞沪的第5军两个师的师长,以及他们后来经历的战斗和命运。
张治中,安徽巢湖人氏,早年曾参与辛亥革命反清起义。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历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及桂军军校参谋长。黄埔军校创办后,他担任军官团团长兼第二师参谋长,随后出任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北伐战争时期,他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等重要职务。淞沪抗战爆发后不久,他被任命为第5军军长兼第87师师长,参与了淞沪会战。战后,他历任湖南省主席、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以及国民党政府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等要职。值得一提的是,张治中是解放战争中唯一一位未曾与中共发生战斗的国军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直至1969年4月6日逝世,享年79岁。
王敬久,江苏丰县人,1902年出生,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他曾参加东征两次、北伐两次以及蒋桂战争和中原大战。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教导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连长、营长、团长及旅长,中央警卫军第一师副师长。淞沪抗战期间,他任第5军第87师副师长,后晋升为师长。他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和常德会战。1949年随蒋介石撤往台湾,1964年6月20日去世,享年62岁。
俞济时,浙江奉化人,1904年生,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毕业后便留在蒋介石身边担任侍卫,历任侍卫大队排长、连长,警卫团营长、团长,警卫第一旅旅长兼南京警备司令,警卫第一师师长等职。淞沪抗战爆发后,他被任命为第5军第88师师长。面对战事,他主动请缨前往上海增援。在激烈的战斗中,他身负重伤,肠穿孔,但顽强生还。战后他历任浙江省保安处长、第三十六军团军团长、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及蒋介石侍卫长等职。1949年随蒋介石赴台,1990年去世,享年86岁。
增援部队第5军抵达上海南翔一带后,受命担负起从胡家庄沿蕴藻浜北岸,经曹家桥至吴淞西端一线的防御任务,支援第19路军作战。日军第九师团多次对吴淞、庙行地区发动猛烈攻击,第5军各师在第19路军密切配合下,将敌军主力大部歼灭,成功挫败敌人攻势。
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后,第5军陆续被调回南京、汉口等地进行驻防,结束了这段紧张而惨烈的战斗历程。
---
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帮你调整文章风格,或者帮你加上更多历史背景说明。你觉得怎样?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港股一览表今日大盘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